百分之十三的青少年有焦虑症,他们必须接受药物或接受心理治疗!焦虑是一种很常见的压力。考试,结识新朋友,在许多人面前演讲,约会,体育比赛等等,这些都是令人烦恼的事情。不过,有些青少年的表现会比较激烈,而当他们老是担忧和焦虑时,父母就要小心了。
青少年过度焦虑的表现:
①没有理由的担心,担心或害怕。年轻人由于诸如测验和恋爱等特定问题而紧张是很常见的。但是,没有特定的原因导致的这种感觉是一种过分的焦虑。
②每天都在发愁。假如你老是为每天的琐事操心,那就太紧张了。
③经常自我反省,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对的地方。体检是必须的,但是,如果重复的话就是过于担心了。
青少年过度焦虑有哪些影响?
焦虑可以帮助缓解紧张。例如,在准备考试的时候,一点焦虑可能会促使人更加努力,最终获得不错的成绩。
但很多时候,焦虑是有害的。过度焦虑甚至失去理智的时候更会如此,有时候焦虑会影响青少年的人际关系,比如因为害怕或紧张而避免和朋友们出去玩。这个程度的焦虑很不利于青少年成长。这个时候,就需要舒缓情绪,更好地享受青春期。
然而,尽管青少年有了语言的表达,但他们处在寻求独立人格的过程中,与家长沟通的机会也就减少了,往往会将自己的烦恼深深的埋在心中,而不愿与家长沟通。
也有很多情况是孩子虽然倾诉了一些痛苦的感受,但父母缺乏相关知识,认为孩子不过是躯体不适或者一时的情绪波动,没能识别出孩子已经患上“焦虑症”。
因此,对于家长而言,了解青少年焦虑相关的知识,并能够尽早识别孩子的焦虑症,对于帮助孩子而言非常重要。
主动求医是焦虑症区别于精神分裂症的一个标志。焦虑症患者主动求医的方式与其他躯体病患有所不同,他们由于不清楚自身疾病,抑或有意无意地回避心理问题,因而,对心理(精神)专科望而生畏,多是选择了大内科、中医科等,并频繁转科。
在医生面前,虽然他们外在表现多为语少,吞吞吐吐,表达困难,但他们却想说全讲透,一吐为快,可又怕词不达意,被误解,因此,不少患者沉默寡言,这并非表示不主动合作,而是等待医生为他们开启心扉。
还有些患者把事先想好的内容写在纸上,以书面的形式向医生诉说,这也是焦虑症患者主动求医的一种特殊方式。
搜索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