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安徽叛逆孩子管教学校!

家庭教育促进法会不会加重父母的负担?立法以后,家长能不能管教孩子?

发布日期:2022-01-06 浏览次数: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》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家庭教育由“家事”向“国事”的转变,标志着家庭教育的法律得以遵循。

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的出台,是我国大力弘扬家庭美德、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、全面发展、立德树人的重要。

教育,从来都不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,而是以家庭为首要的教育阵地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。家庭和学校的培养,是最好的教育方式。

家庭教育促进法会不会加重父母的负担?立法以后,家长能不能管教孩子?(图1)

一:家庭教育成国家大事,子女的教育,究竟是由谁来决定?

法律明确指出,家长和其他监护人应该“负起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”,而国家和社会要“指导、支持、服务家庭教育”。

家庭教育虽已具备公共性质,但其基本的私人性性质并未改变,仍然由家长做主。这在家庭教育立法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。

一是关于法律条文的规定。

家庭教育立法一审稿曾列出单独一个章节,叫作“家庭教育干预”,提到对一些父母采取的惩戒性措施。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修订,这一章在正式出台的法律中被删减,只保留了一条。

一个是法律名称的变化。

这部法律在一审稿中叫作《家庭教育法》,二审稿则改为了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,其实就表明了为家庭教育立法的核心要义是为父母赋能,在尊重父母家庭教育自由的基础之上给予父母最大程度的支持。

因此,家庭教育立法的目的是要帮助父母,充分尊重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自主性和自由度,当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的时候,国家、社会和学校等都要来为其提供支持和服务,而不是说要干预父母怎么教育孩子。

二:法律列了很多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,会不会加重父母的负担?

不会。

它不是一项法律,它规定了父母应该做什么,怎样做,它只是一个社会各个层面的法律,它可以帮助父母做些什么,减轻父母的负担。

《家庭教育法》是家庭教育的第一部,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是最后的一部,它的目标是:政府、社会、学校对父母的责任,也就是为父母正确、有效地实施家庭教育。

而这条法令的细节,也充分地体现了这种支持与协助。

第一章为“总则”,对家庭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,并对其进行了阐述。第二章为“家庭责任”,对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界定,并从六个方面、九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家庭教育。请留意这些词语,如“根据下面的内容”和“正确使用下面的方法”,它们只反映了一种行为准则,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则。

第三章是“国家支持”,明确规定了政府、司法机关、妇联等主体的责任,代表国家对家庭教育的实施提供相应支持,其中一条尤其具有针对性,即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,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”。家庭教育为什么实施不好?因为父母的教育焦虑。这个规定是对“双减”政策的积极回应,也是通过政府作为来缓解父母的教育焦虑,为父母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。

第四章是“社会协同”,支持意味也非常强烈,明确规定了学校、社区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、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,共同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,让父母在有育儿困惑时能够得到及时、有效的解决。

三:法条中特别提到了一点“不得实施家庭暴力”,是不是意味着,今后父母就完全不能管教孩子了?

没有。“家庭暴力”与家长对子女的管教不同,我们应该将正确的教育和非法的家庭暴力区分开来。

“家庭暴力”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是不同的。

家庭暴力是什么?《反家庭暴力法》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:“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侵害,如殴打、捆绑、伤害、限制人身自由、经常辱骂、恐吓等。

对孩子的纪律处分是怎样的?纪律处分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。在成长的过程中,孩子难免会犯错,当他们犯下严重的错误时,要通过惩罚来引导他们去适应和顺应社会的需求,进而促使他们的社会化。

这样,我们就可以区别于合法的教育和非法的家庭暴力,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有没有违反家庭暴力的行为,其次才是侵犯孩子的生命和健康。

搜索标签:

官方微信关闭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