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安徽叛逆孩子管教学校!

家庭教育中,劳动教育有无必要?什么是正确的劳动教育?

发布日期:2022-01-06 浏览次数:

家庭教育中,劳动教育有无必要?什么是正确的劳动教育?

在家庭教育中,劳动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。许多调查显示,目前仍存在着重智轻德、重成绩轻质量的现象。要改变这一状况,就必须加强对父母的教育意识,充实家庭教育的内涵。劳动教育是一本“好教材”,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。

劳动无处不在,劳动离不开孩子,“拾来即教”,父母不必“绞尽脑汁”。教育孩子的工作过程是劳动教育,较年幼的孩子学习「自己的事」,较年长的则学习「能干的家务活」。

父母和子女共同工作能够促进父母之间的感情,并建立起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教育,渗透到孩子的生命中。

劳动是家庭道德建设的最佳方式。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。通过劳动,孩子可以获得自立、自信心、尊重劳动、尊敬别人、培养服务和帮助别人的精神,从而增强劳动的自觉和能力。

父母不是专职老师,家里也不是学校的课堂,要发挥父母的主体性,主要靠日常的家庭活动,劳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。劳动是生活的伙伴,是一种贴近孩子、贴近生活的教育,它具有易感知、易接受、易起效的特征,因此,父母不需要太多的“研究”和“备课”,容易上手、容易实施。通过工作,父母可以了解孩子,鼓励他们,帮助他们,支持他们。一个爱劳动、会劳动的人,对生活的态度总是积极乐观的。

当然,不是让孩子参与劳动就是劳动教育。

第一,要重视劳动过程,而不是劳动结果。让孩子参加劳动的目的是,通过劳动促进孩子发展,比如动手动脑、遇到困难要坚持、珍惜劳动成果、与家长交流互动等,至于劳动本身的结果并不重要,特别是对小的孩子,或者做比较复杂的劳动。

可能孩子第一次做不好,没关系,下次再做;可能孩子总是学不会,没关系,感受到困难坚持做,这就是孩子的成长。

第二,家长要重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。“培养什么人”是教育的根本问题,家长要善于挖掘劳动教育的内涵,引导孩子体会到劳动是要付出辛苦的,不劳而获是不光彩的,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生活,自己劳动所得最珍贵。让孩子懂得劳动无比光荣、无比自豪。家长是孩子培根铸魂的奠基者和启蒙者。一个不热爱劳动、游手好闲的人是无所作为,难当大任的。

第三,要树立爱劳动的好家风,为劳动教育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。家庭中深厚的劳动氛围本身就是无声的劳动教育。如果家长不热爱劳动是很难培养出爱劳动的孩子的,一个行动胜过千句语言。家长不仅自己要劳动,还应该让孩子看到、感受到,受到影响和熏陶。每个家庭应该有一些家训和家规,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。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做家务劳动光荣,会劳动的人受尊重等。

第四,要与时俱进,加强劳动教育的创新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劳动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改变,劳动教育要与时俱进,顺应社会的发展,不断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。就拿我们国家来说,我们国家的服务业发展迅速,劳动越来越专业化,家政服务、网上购物越来越方便,父母们没有必要让他们用传统的劳动方式,但是要抓住劳动教育的根本,要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,要让他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,要让他知道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劳动者,没有高低之分,只是工作的不同而已,不劳而获是一种耻辱。

第五,从各个角度支持家庭劳动教育。政府要出台台政策,扶持家庭进行劳动教育;学校要对父母进行职业辅导;社会要为家庭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和便利。要在全社会营造劳动最光荣的浓厚氛围,要树立劳动典型,让劳动模范走到孩子身边;要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,为孩子提供志愿服务和参加社会劳动创造条件。

搜索标签:

官方微信关闭
Baidu
map